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“色面造形” 试论敦煌早期壁画的“色面造形”
关键词:“色面造形”,“色面构成”,色面空间组构,彩陶彩绘。
敦煌早期壁画的时间定位:(386~755)北朝的北魏(386年),经东魏、北齐、西魏、北周,隋(581~618),至唐“安史之乱”(755)。(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在早期壁画中出现频繁,且丰富多彩,盛唐晚唐乃至宋仍有图例,元代壁画甚至又有一种新的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出现,本文限于篇幅侧重早期壁画的图例分析)。
“线描造形”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造形的根本,甚至成为中国画文化身分的标志,但在敦煌早期岩彩壁画中大量出现的“色面造形”,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美术现象。考古发现又提供了新资料表明:最早的“色面造形”壁画可上溯到秦。(注:原稿此处引用图片年代有误被删。作者)
“线描造形”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造形的根本,甚至成为中国画文化身分的标志,但在敦煌早期岩彩壁画中大量出现的“色面造形”,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美术现象。考古发现又提供了新资料表明:最早的“色面造形”壁画可上溯到秦。(注:原稿此处引用图片年代有误被删。作者)
一,敦煌岩彩壁画的三种绘画样式
敦煌壁画制作历时千年,作为中国绘画艺术宝库,向我们展示了纵向的贯通南北朝、隋唐、宋元历朝历代的多种绘画样式,以我个人的考察分析,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绘画样式:
1, 以钩画物形轮廓线为主,略施色彩的绘画造形样式。或称“线描造形”。(图1)
3, “线描造形”和“色面造形”并用的造形样式。以线钩描物形轮廓、色面把握整体画面空间框架,用矿物岩彩色、土色、植物色等颜料,通过线描、平涂、色重叠、箔金、晕染等手法,进行深入表现刻画的绘画造形样式。(图3)
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洞窟壁画中,各个洞窟壁画绘制样式风格不尽相同,同一洞窟中也可有几种样式并存,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上三种。
“线描造形”即用线起稿、钩描,然后涂色(面);“色面造形”是直接用色涂绘图形(用粉稿将图稿复在壁上后),或是钩画图形后用色涂绘图形;“线描”和“色面”并用的绘画样式则取两者之长,有偏重色面的,也有偏重线钩的。“色面”、“线描”、“线面”,它们之间不是先有“色面”或先有“线描”,然后演变发展为“色面”、“线描”,“线描和色面并用”。这三种绘画样式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,自成体系,相互影响,借鉴活用。严格地说“面”、“线”造型比较“线面造型”要更早些。中唐以后“线描和色面并用” 的造型构成样式逐步凸显,并为后人认为是唐代的主要绘画样式。
在人类涂绘刚开始的原始阶段,“面”“线”的界限是模糊而分不清的。一根线有时可被看作是一根树枝,也可看作是某一物的边缘轮廓。用线起稿,钩勒轮廓来造型,再涂色晕染深入刻画,这种有意识的制作程序,是绘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本文就第二种“色面造形”的绘画样式,以敦煌早期壁画中的图像为例,展开论述。
1, 以钩画物形轮廓线为主,略施色彩的绘画造形样式。或称“线描造形”。(图1)
3, “线描造形”和“色面造形”并用的造形样式。以线钩描物形轮廓、色面把握整体画面空间框架,用矿物岩彩色、土色、植物色等颜料,通过线描、平涂、色重叠、箔金、晕染等手法,进行深入表现刻画的绘画造形样式。(图3)
以维摩诘经变·文殊师利·维摩诘为例:同一内容主题的三种不同绘画样式,图例说明:
(图1)以钩画物形轮廓线为主略施色彩的造形样式。或称线描构成。
人物形体造形,脸部表情描绘,人物与人物间的空间结构组合,留白等,以线描为主的造形表现。
(图2)以物形外轮廓为基准,色涂图形的造形样式。或称“色面造形”。
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上——维摩诘经变·维摩诘·(初唐)“色面构成”样式分析:
此画当初该是什么效果,无从说起。现存状态来看,有些色彩很早就剥落,有些是植物色或植物色混合土色造成的变色,最主要的是可能被修改过,(脸、手、帽、衣所刻画的线)从床帐(人体后部)帷幔复杂微妙的色处理可以推断。即使如此,原作的以图形的面(色平涂为主)来进行人物及其它造形并组构空间的样式是十分明显的。床帐上的飘带,人物身上披肩,床面的敷色等,床后轻摇的绿叶,飞天及供养菩萨,都以图形的面为基本要素去整体构筑壁画空间。 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上——维摩诘·文殊师利(初唐)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分析:
画面中包括文殊在内共五位菩萨,左侧单独一位容易表现,右侧四位互为前后左右,交差重叠,以面构筑空间最为棘手的深度空间处理凸显出来。如何处置:a突显外轮廓面体为主的视觉形象整体,并由此构成画面中心主干。b细节微调,脸部与头及头发上饰物间的空白处理,突显头部的顾盼背向。c白、黑(近黑)、绿(石绿)青(石青极少) 平涂面构相间的色组配,简洁明了,更增加了面结构的视觉力度。
(图3)“线描造形”和“色面造形”并用的造形样式。
以色面把握整体空间框架,用矿物岩彩色、土色、植物色等颜料,通过线描、平涂、色重叠、箔金、晕染等手法,进行深入表现刻划的绘画造形样式。或称“线面造形”。
(图1)以钩画物形轮廓线为主略施色彩的造形样式。或称线描构成。
人物形体造形,脸部表情描绘,人物与人物间的空间结构组合,留白等,以线描为主的造形表现。
(图2)以物形外轮廓为基准,色涂图形的造形样式。或称“色面造形”。
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上——维摩诘经变·维摩诘·(初唐)“色面构成”样式分析:
此画当初该是什么效果,无从说起。现存状态来看,有些色彩很早就剥落,有些是植物色或植物色混合土色造成的变色,最主要的是可能被修改过,(脸、手、帽、衣所刻画的线)从床帐(人体后部)帷幔复杂微妙的色处理可以推断。即使如此,原作的以图形的面(色平涂为主)来进行人物及其它造形并组构空间的样式是十分明显的。床帐上的飘带,人物身上披肩,床面的敷色等,床后轻摇的绿叶,飞天及供养菩萨,都以图形的面为基本要素去整体构筑壁画空间。 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上——维摩诘·文殊师利(初唐)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分析:
画面中包括文殊在内共五位菩萨,左侧单独一位容易表现,右侧四位互为前后左右,交差重叠,以面构筑空间最为棘手的深度空间处理凸显出来。如何处置:a突显外轮廓面体为主的视觉形象整体,并由此构成画面中心主干。b细节微调,脸部与头及头发上饰物间的空白处理,突显头部的顾盼背向。c白、黑(近黑)、绿(石绿)青(石青极少) 平涂面构相间的色组配,简洁明了,更增加了面结构的视觉力度。
(图3)“线描造形”和“色面造形”并用的造形样式。
以色面把握整体空间框架,用矿物岩彩色、土色、植物色等颜料,通过线描、平涂、色重叠、箔金、晕染等手法,进行深入表现刻划的绘画造形样式。或称“线面造形”。
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洞窟壁画中,各个洞窟壁画绘制样式风格不尽相同,同一洞窟中也可有几种样式并存,但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上三种。
“线描造形”即用线起稿、钩描,然后涂色(面);“色面造形”是直接用色涂绘图形(用粉稿将图稿复在壁上后),或是钩画图形后用色涂绘图形;“线描”和“色面”并用的绘画样式则取两者之长,有偏重色面的,也有偏重线钩的。“色面”、“线描”、“线面”,它们之间不是先有“色面”或先有“线描”,然后演变发展为“色面”、“线描”,“线描和色面并用”。这三种绘画样式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并存,自成体系,相互影响,借鉴活用。严格地说“面”、“线”造型比较“线面造型”要更早些。中唐以后“线描和色面并用” 的造型构成样式逐步凸显,并为后人认为是唐代的主要绘画样式。
在人类涂绘刚开始的原始阶段,“面”“线”的界限是模糊而分不清的。一根线有时可被看作是一根树枝,也可看作是某一物的边缘轮廓。用线起稿,钩勒轮廓来造型,再涂色晕染深入刻画,这种有意识的制作程序,是绘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本文就第二种“色面造形”的绘画样式,以敦煌早期壁画中的图像为例,展开论述。
二,“色面造形”在敦煌早期壁画中的图式表现及手法分析
剪影式涂面来描绘物形是人类早期都曾经过的初级原始阶段的绘画,这已为中外诸多的考古发现所证明。之后,线表现;摹仿自然光影明暗的立体表现;装饰平面表现等等相继出现,随着科学技术发展,人类文明进步,绘画表现向着现实生活中感觉到的立体(三维空间)方向追求,中世纪后的欧洲绘画发展,基本按此线路。但是在东方,在中国,平面(二维空间)绘画表现在相当长的岁月中流传延续,并按照东方人对宇宙万物的理解,与自然的共存中,随着审美趣味的积累和升华,深化并发展了这种平面性绘画造型。它侧重物形(被描写物)与空间的关系、被描写物与它物的关系,并由此衍生组构整个画面而不是单个物形自身的塑造。这种源于中国古代先哲的思考和独特的自然感悟(图形和色彩都赋与某种意念),使原始、单纯的剪影式涂绘有了向绘画艺术体系方向的系统性发展。本文所论述的“色面造形”(色面构成),已不是剪影式涂面的初级原始阶段绘画样式,而是高度成熟、并具备东方审美特质又包含诸多当代平面绘画要素的绘画样式。
敦煌早期壁画中的“色面造形”,是这种高度成熟并具备东方审美特征的绘画样式的实例。以同样表维摩诘经变·文殊师利·维摩诘为例,不同时期不同画师画工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“色面造形”样式。(隋419窟,隋420窟,初唐203窟,初唐322窟,图略)同是“色面造型”而表现不同;同一内容题材又以不同的“色面造形”来表现。从对物造形,到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把握、组合,涂底绘彩、岩彩色的交替重合等等,一整套完整的制作表现体系说明,“色面造形”是一个成熟完整的绘画造型样式,不是某一画师画工偶尔所为,也不是一时的流行和时尚。这里选取部分不同内容题材“色面造形”的图例如下:
1,佛教美术主体,佛陀菩萨画像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
(图9-10-11-12-13)
“色面造形”的造形及绘制,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绘画材料——矿物岩彩色的制约。平涂和重色是岩彩壁画最基本的表现手法,而要在平面中求变化,平面与平面的交和中产生前后关系,色面之间的构成,位置的经营,底色与上层色的处理,有限的颜料色素如何交替出现而不单调乏味,等等。上述壁画分析表明,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必须的语法结构而自成体系。
通过摹写,(创意临摹)(注1)对“色面造形”不同于“线描造形”,也区别于纸绢上的工笔重彩画,会有直接的深切体会。
2,佛经变·佛教故事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
(图21-22-23-24)
3,乡里风俗、社会生活场景中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(图25-26-27-28-29-30-31-32-33-34-35-36-37)
岩彩色的材质,是最适合“色面造形”的表现样式,也是最适合洞窟壁画的艺术样式。去过敦煌莫高窟洞窟观看壁画的人都知道,洞口有限的光亮无以照亮看清洞窟内的壁画,即便在古代,点上十支二十支腊烛,面对高三、四米的天顶及四周壁墙上的绘画,根本无法看清。而剪影式的“色面造形”构成及表现,能在这种特殊的洞窟光线条件下,产生相应的视觉表现效果:佛陀菩萨头、颈、胸、腰及手足等,被平涂成各种色面而形成的大的色块体面,由此产生的外轮廓形体,最单纯也是最鲜明地把所绘物形最大限度地呈现给朝拜者;佛陀菩萨头背后光环亮丽的石青石绿及金箔贴出的弧线,头饰、手饰等;大面积体块的色面加上岩彩色亮丽和金属箔的闪烁,在灰暗洞窟里点燃的烛光中,一闪一闪,“影”(隐)约可辨。还有无数排列着的小千佛,只有两三个色面,眼鼻嘴根本无须画出,贴上金箔,稍有光亮即会闪现剪影式的打坐形象,忽悠忽悠,难辩细琐,这正好营造了宗教礼拜会场最好的分围:神秘、幽暗。佛祖与信者们在这种分围中对话、沟通,冥思怡神,想象翩至。
敦煌早期壁画中的“色面造形”,是这种高度成熟并具备东方审美特征的绘画样式的实例。以同样表维摩诘经变·文殊师利·维摩诘为例,不同时期不同画师画工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“色面造形”样式。(隋419窟,隋420窟,初唐203窟,初唐322窟,图略)同是“色面造型”而表现不同;同一内容题材又以不同的“色面造形”来表现。从对物造形,到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把握、组合,涂底绘彩、岩彩色的交替重合等等,一整套完整的制作表现体系说明,“色面造形”是一个成熟完整的绘画造型样式,不是某一画师画工偶尔所为,也不是一时的流行和时尚。这里选取部分不同内容题材“色面造形”的图例如下:
1,佛教美术主体,佛陀菩萨画像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
(图9-10-11-12-13)
用近乎黑色的剪影式涂身首还是用淡色(灰白黄)涂身首或衣饰,用颜色涂的“面”来描绘塑造菩萨佛陀,“色面造形”运用自如。(图9-10-11-12-13)(11-12-13见:论文图例)
充满音乐节奏的天宫伎乐的舞姿;供养天人鼓动着的飘;色面形状的长短交错、配置;各种岩彩色黑灰白的轻重缓急;灵动而有气韵,有别于中亚其它“色面造形”壁画纯粹的“填色”。(图14-15见:论文图例)
图16菩萨手中的道具恰到好处地把手的姿态和身体的暗色区分开来;图17从手臂上挂下的飘带也是如此。“色面造形”的平面性,重叠处的前后关系的窘迫,被有意识的巧妙安排下,自然贴切,浑然一体。
图18-19三个菩萨形体造形,头的方向,手的举止,肉身部腰胯的扭动,衣纹的色配置,脸部表情的呼应顾盼等等,这种高度的调动人的视知觉效果的构成,绝妙之极堪称典范。菩萨像在这里婆娑多姿而又不失庄重和神圣。(18-19见:论文图例)
“色面造形”的造形及绘制,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绘画材料——矿物岩彩色的制约。平涂和重色是岩彩壁画最基本的表现手法,而要在平面中求变化,平面与平面的交和中产生前后关系,色面之间的构成,位置的经营,底色与上层色的处理,有限的颜料色素如何交替出现而不单调乏味,等等。上述壁画分析表明,“色面造形”样式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语义表达必须的语法结构而自成体系。
通过摹写,(创意临摹)(注1)对“色面造形”不同于“线描造形”,也区别于纸绢上的工笔重彩画,会有直接的深切体会。
2,佛经变·佛教故事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
(图21-22-23-24)
3,乡里风俗、社会生活场景中的“色面造形”表现(图25-26-27-28-29-30-31-32-33-34-35-36-37)
岩彩色的材质,是最适合“色面造形”的表现样式,也是最适合洞窟壁画的艺术样式。去过敦煌莫高窟洞窟观看壁画的人都知道,洞口有限的光亮无以照亮看清洞窟内的壁画,即便在古代,点上十支二十支腊烛,面对高三、四米的天顶及四周壁墙上的绘画,根本无法看清。而剪影式的“色面造形”构成及表现,能在这种特殊的洞窟光线条件下,产生相应的视觉表现效果:佛陀菩萨头、颈、胸、腰及手足等,被平涂成各种色面而形成的大的色块体面,由此产生的外轮廓形体,最单纯也是最鲜明地把所绘物形最大限度地呈现给朝拜者;佛陀菩萨头背后光环亮丽的石青石绿及金箔贴出的弧线,头饰、手饰等;大面积体块的色面加上岩彩色亮丽和金属箔的闪烁,在灰暗洞窟里点燃的烛光中,一闪一闪,“影”(隐)约可辨。还有无数排列着的小千佛,只有两三个色面,眼鼻嘴根本无须画出,贴上金箔,稍有光亮即会闪现剪影式的打坐形象,忽悠忽悠,难辩细琐,这正好营造了宗教礼拜会场最好的分围:神秘、幽暗。佛祖与信者们在这种分围中对话、沟通,冥思怡神,想象翩至。
三,“色面造型”样式的由来
当我们以晚唐、五代、宋,元及以后的中国纸绢卷轴绘画样式,来对“色面造形”样式进行溯源考证时,我们是束手无策的。唐宋壁画在中原已近绝迹,纸绢绘画,既使是小青绿山水所传递的岩彩厚涂画法信息也极为有限,文人水墨画摈弃嫌恶的重色重粉,推崇的笔墨表现更与此格格不入。近千年来纸绢卷轴绘画样式的流行和普及,使“色面造形”岩彩厚涂的制作型绘画样式远离中华文化艺术中心而边缘化。民间画工保存延续的壁画绘制传统,也受到当时当地“流行文化”的侵蚀影响。敦煌地处西北边陲,又是丝绸之路去长安的必经之路,想当然地把那些在以后中原绘画中不存在的绘画样式视为“舶来”,似乎己成定论。
1,“色面造形”是印度传来的吗?是犍陀罗、阿富汗传来的吗?
沿丝绸之路东传的美术样式,主要是指北印度的犍陀罗样式。由亚历山大东征并在所征服领地留下了希腊工匠,在这一地域发生了文化艺术史被称作“希腊化”和之后的“罗马化”现象。早期佛教没有佛陀造像,之后,随着佛教浸入北印度犍陀罗地区(今白沙瓦地区),才开始有了最早供人礼拜的佛像。现存犍陀罗艺术大多为佛陀雕像(包括塑像浮、雕像),而壁画资料不多,但我们仍可从阿富汗壁画,及传至我国西北新疆克孜尔等地的洞窟壁画中,看到佛教美术东传的轨迹。
阿富汗壁画(图例: 38-39-40-41-42-43-44)
印度阿旃陀壁画(图45-46-47-48-49-50)
塔吉克斯斯坦壁画(图51-52-53-54)
乌兹别克斯坦壁画(图59-60-61-62-63)
在中国古代文献上记载的天竺(印度)传来“凹凸法”,与“色面造形”样式也并非有直接的关系。如果把凹凸法作为晕染法去理解,属于部分细部深入描绘的技法,而不是根本的涉及造形、空间构成的绘画样式的核心和根本。其二,“凹凸法”不是纸绢晕染法意义上的立体表现,而是不同色阶的色面(大小不一)并列产生的“凹凸”关系。晕染法意义上的“凹凸法”在以后纸绢绘画样式表现上得以广泛运用并成熟发展,如在晚唐、五代、宋以后的山水花鸟画的表现中可见,之后成为中国绘画主要的表现技法之一。
1,“色面造形”是印度传来的吗?是犍陀罗、阿富汗传来的吗?
沿丝绸之路东传的美术样式,主要是指北印度的犍陀罗样式。由亚历山大东征并在所征服领地留下了希腊工匠,在这一地域发生了文化艺术史被称作“希腊化”和之后的“罗马化”现象。早期佛教没有佛陀造像,之后,随着佛教浸入北印度犍陀罗地区(今白沙瓦地区),才开始有了最早供人礼拜的佛像。现存犍陀罗艺术大多为佛陀雕像(包括塑像浮、雕像),而壁画资料不多,但我们仍可从阿富汗壁画,及传至我国西北新疆克孜尔等地的洞窟壁画中,看到佛教美术东传的轨迹。
阿富汗壁画(图例: 38-39-40-41-42-43-44)
印度阿旃陀壁画(图45-46-47-48-49-50)
塔吉克斯斯坦壁画(图51-52-53-54)
乌兹别克斯坦壁画(图59-60-61-62-63)
在中国古代文献上记载的天竺(印度)传来“凹凸法”,与“色面造形”样式也并非有直接的关系。如果把凹凸法作为晕染法去理解,属于部分细部深入描绘的技法,而不是根本的涉及造形、空间构成的绘画样式的核心和根本。其二,“凹凸法”不是纸绢晕染法意义上的立体表现,而是不同色阶的色面(大小不一)并列产生的“凹凸”关系。晕染法意义上的“凹凸法”在以后纸绢绘画样式表现上得以广泛运用并成熟发展,如在晚唐、五代、宋以后的山水花鸟画的表现中可见,之后成为中国绘画主要的表现技法之一。